抗虫新宠“邯郸885”:棉农的绿色守护者
在河北省的棉田里,一种名为“邯郸885”的棉花品种正在成为棉农们的新宠。这个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以其出色的抗虫性和抗病性,为棉农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邯郸885”的株型呈塔型,株高约85.3厘米,生育期大约131天,这使得它能够在较短的生长周期内迅速成熟。它的单株果枝数平均为11.8个,铃重约6.1克,子指11.1克,衣分高达41.1%,霜前花率更是达到了94.4%。这些数字背后,是“邯郸885”对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天然抵抗力,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环境,也保障了棉花的绿色生产。
在抗病性方面,“邯郸885”同样表现出色。2003年和2004年的抗病鉴定结果显示,它能够抵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这为棉农们减少了病害带来的损失。
纤维品质上,“邯郸885”的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9.6毫米,整齐度指数84.0,比强度31.0cN/tex,伸长率7.0%,马克隆值3.6,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良的纺纱性能。此外,它的反射率74.6,黄度8.3,纺纱均匀性指数150,都是纺织工业所青睐的高品质标准。
产量表现上,“邯郸885”在2003至2004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皮棉分别为104.3公斤和88.5公斤,霜前皮棉分别为99.6公斤和82.8公斤。2004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皮棉87.9公斤,霜前亩产皮棉82.6公斤,这些数据都证明了“邯郸885”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上,建议播种期在4月25日左右,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在施肥方面,建议多施基肥,早施、重施花铃肥,适当施用盖顶肥。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棉花的健康生长。
“邯郸885”的推广意见是河北省中南部棉区春播种植。这一建议基于其在该地区的优异表现,预示着它将成为当地棉农们的首选品种,为他们带来更加稳定和丰富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