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研11号:福建省油菜种植的新星

2024-08-25 05:48:11 发布

在福建省的油菜种植领域,油研11号以其出色的产量和抗性表现,正成为农民的新宠。这款由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以其审定编号“闽审油2011002”亮相市场,迅速吸引了众多目光。

油研11号的全生育期为186.1天,与市场上的高油605品种相当。它的幼苗半直立,具有肾型子叶和微紫色的幼茎及心叶,展现出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在株高、有效分枝数和结角密度等方面,油研11号均表现出色,平均株高达到161.31厘米,有效分枝数为7.92个,结角密度为1.18,角果长度为6.45厘米,每株有效角果高达332.94个,每角粒数为14.70粒,千粒重4.22克。

在抗病性方面,油研11号同样表现不俗。两年区试田间调查结果显示,冻害率23.78%,菌核病发病率12.16%,均低于对照品种。此外,油研11号的芥酸含量仅为0.76%,硫苷含量为24.23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43.71%,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在油料品质上的卓越表现。

产量方面,油研11号在2008-2009年度和2009-2010年度的试验中,平均籽粒亩产分别为151.57公斤和104.67公斤,两年平均籽粒亩产128.18公斤,比对照增产3.60%。在2009-2010年度的全省生产试验中,籽粒平均产量更是达到了82.0公斤,比对照增产13.9%。

油研11号的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适宜的播期为10月份,育苗播种量在0.35~0.5公斤/亩之间。移栽时,密度应控制在6000~8000株/亩,直播则为10000~12000株/亩。施肥方面,氮、磷、钾的比例应为1:0.5:0.9,并注意施用硼砂作为基肥。对于缺硼土壤,还需适时增施硼肥水溶液。在病虫害防治上,苗期要注意防治菜青虫和蚜虫,初花期则需重点防治菌核病。

经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核,油研11号以其优良的特性和表现,被认定为适宜福建省冬油菜种植的品种。它不仅产量高,而且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耐渍性,但同时也需要注意防止倒伏和菌核病的发生。油研11号,无疑将成为福建省油菜种植的新选择,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