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农142:黄淮冬麦区的丰产新宠

2024-07-25 02:36:32 发布

在黄淮冬麦区,一片片金黄的麦田中,秦农142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良好的适应性,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新宠。这款由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小麦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4,正式走进了农民的视野。

秦农142的品种特性鲜明,它属于弱春性、中早熟类型,成熟期仅比传统品种豫麦18-64晚一天。它那半直立的幼苗,青绿色的叶片,以及中等的分蘖力,都预示着它生长的旺盛。而株高85厘米的它,株型稍松散,穗层略显不整齐,却丝毫不影响其长方型穗的丰满和长芒、白壳、白粒的美观。

更令人称赞的是,秦农142在抗病性上的表现。它对条锈病和秆锈病有着中抗至高抗的能力,田间自然鉴定显示对叶枯病也有良好的抗性。然而,它对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较弱,因此在栽培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这些病害。

在产量上,秦农142的表现尤为突出。2003-2004年度的区域试验中,它以522.6公斤的平均亩产,比对照品种增产4.6%;而在2004-2005年度的续试中,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7.3%的显著增产。在生产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也达到了449.7公斤,增产5.9%。

秦农142的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适播期为10月15日至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至18万苗。在种植过程中,除了要防治病害外,还需注意防止倒伏,以确保丰收。

经过严格的审定,秦农142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多个省份中晚茬种植,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以及山东菏泽的中高产水肥地。

秦农142,以其出色的产量和适应性,正成为黄淮冬麦区农民的得力助手,为粮食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