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丰6号:内蒙古自治区的高产小麦新选择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巴丰6号”的小麦新品种正在成为农民朋友们的新宠。这个由巴彦淖尔市农科院精心选育的小麦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适应性,赢得了广泛的关注。
巴丰6号小麦的品种审定编号为蒙审麦2008002号,它是由拉繁8/高优503作为母本,新春6号作为父本经过科学选育而成。它的母本源自巴市农科院自配的单交组合,而父本则是新疆农科院核生所引进的优良品种。
从外观上看,巴丰6号小麦的幼苗叶片浓绿,叶鞘白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呈披针形,展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成株的植株紧凑,株高在86至92厘米之间,穗型为纺锤型,白穗长芒,穗长8.4至9.4厘米,结实小穗数在16至18个之间,穗粒数35至38粒,籽粒呈椭圆型,红色,质地为角质,千粒重在39.4至46.5克之间。
在品质上,巴丰6号同样表现不俗。2007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的测定结果显示,其容重达到808克/升,粗蛋白含量为13.99%,湿面筋含量为28.6%,沉降值为40.1毫升,稳定时间为8.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为530E.U,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然而,巴丰6号在抗性方面也有一定的特点。200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人工接种抗性鉴定显示,它对条锈病具有高抗性(5R),但对白粉病(7S)和黄矮病(5HS)则表现为高感。
在实际的田间试验中,巴丰6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05年至2007年,它在内蒙古自治区水地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均超过对照品种永良4号,增产幅度在2.4%至9.0%之间,平均生育期比对照品种早1至2天。
为了获得最佳产量,巴丰6号的栽培技术要点建议亩保苗在35至40万株。此外,它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区种植,这些地区的≥10℃活动积温需达到1900℃以上。
巴丰6号,一个在内蒙古自治区土地上孕育出的小麦新品种,以其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特点,正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