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34:淮南夏大豆的高产新选择
2024-08-25 05:32:55 发布
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大豆种植户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高产品种——南农34。这个品种以其强大的出苗势、稳健的生长特性以及优良的商品性,迅速成为当地夏大豆种植的新宠。
南农34,原名“南农Z322”,是南京农业大学经过精心选育,于2007年成功培育出的淮南中熟夏大豆品种。它由南农86-4与美国短叶柄材料D76-1609的F4短叶柄株系和南农493-1与诱处4号的F2窄叶单株杂交而成。经过严格的审定流程,获得了苏审豆201103的审定编号。
在2008至2009年的江苏省区试中,南农34以176.9公斤的平均亩产量,较对照品种南农88-31增产5.2%,展现出了其卓越的产量潜力。2010年的生产试验更是以192.6公斤的平均亩产量,较对照增产8.7%,进一步证实了其高产特性。
南农34的植株直立,具有有限结荚习性,白花黄种,种脐褐色,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保证了良好的商品性。此外,其粗蛋白质含量高达41.6%,粗脂肪含量19.9%,显示出了优秀的营养价值。
为了充分发挥南农34的高产潜力,南京农业大学还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栽培技术要点。首先,建议轮作种植,避免连续种植豆类作物。播种期一般选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以6月中下旬为最适宜。每亩定植1.2万株左右,行距40-50厘米,株距13.3厘米,亩用种5公斤。肥水管理上,基肥以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主,花期根据苗情适量追施纯氮。同时,播种出苗期要注意排水防涝,花荚期则要抗旱排涝,保持土壤湿润。此外,播前使用土壤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播后要及时进行病虫草害的防治。
南农34,一个集高产、优质、易管理于一体的大豆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引领着淮南地区夏大豆种植的新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