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母猪瘫痪症?

2024-10-21 10:00:02 发布

母猪瘫痪症是一种常见于产仔前后的疾病,通常由营养失衡和矿物质缺乏引起。预防和治疗这一病症,关键在于合理调配饲料和及时的医疗干预。

首先,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饲料中钙、磷等矿物质的不足,以及精饲料中谷类、豆类比例过大。高产母猪由于泌乳量大,更容易出现钙、磷透支,导致瘫痪。

其次,临床表现通常在产前数天至产后30天左右,母猪可能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等症状。在瘫痪前,母猪食欲减退,行走迟缓,粪便干硬,喜欢饮水,甚至出现拱地、啃砖等异常行为,但体温正常。瘫痪后,母猪起立困难,站立不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均衡,多喂青绿饲料和优质干草粉,补充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对于怀孕和哺乳母猪,每天增喂优质骨粉和食盐,增加含磷饲料的比例,并补充含钙的青粗饲料。同时,注意季节性防寒保暖或防暑降温,保持猪舍卫生,加强母猪运动。

治疗方面,对于症状较轻的母猪,可以使用烘干轧碎的猪骨拌入饲料中饲喂。对于重症母猪,则需要5%~10%的氯化钙注射液静脉注射,并用酒精或樟脑酒精进行皮肤涂抹和人工辅助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机能恢复。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母猪瘫痪症,保障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