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希望——威玉17玉米杂交种的卓越表现

2024-08-26 06:53:44 发布

在广阔的田野上,一颗颗金黄的玉米穗在阳光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这就是威玉17,一个由威海市农业科学院精心选育的玉米一代杂交种。它以齐319和H564的组合,展现出了非凡的生产力。在2002至2003年的全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中,威玉17以其卓越的增产能力,平均亩产高达587.9公斤至613.7公斤,显著超过了对照品种。

威玉17的株型半紧凑,幼苗叶鞘呈现迷人的紫色,整个生育期平均为104天。它的高度和穗位分别平均为261厘米和112厘米,这使得它在田间显得格外挺拔。值得一提的是,威玉17的倒伏率仅为1.8%,倒折率2.3%,这表明它具有出色的抗倒伏能力。

在抗病性方面,威玉17同样表现出色。它能够抵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和青枯病,高抗玉米黑粉病,中抗矮花叶病,这些特性使得它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也能保持稳定的产量。

威玉17的果穗粗筒形,穗长17.9厘米,穗粗5.4厘米,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出籽率高达84.5%,千粒重350.8克,这些特性不仅保证了它的高产,也保证了它的品质。它的粗蛋白含量10.45%,粗脂肪含量3.62%,赖氨酸含量0.36%,粗淀粉含量70.69%,这些营养成分的丰富,使得它成为了饲料和食品加工的优质原料。

栽培威玉17时,适宜的密度为3300-3700株/亩,而制种技术要点则要求父母本行比为1:4,母本每亩留苗约4500株,父本约1100株。在威海春播制种时,母本播后第6天播第一期父本,第10天播第二期父本,这样的精确管理确保了种子的优质。

威玉17,不仅是农民朋友丰收的希望,也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见证。在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上推广利用,它将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