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1108:中国农业的创新之种,关中灌区的丰收希望
2024-12-16 03:19:04 发布
在中国广袤的农田中,有一种小麦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适应性,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心头好——它就是“农大1108”。这个品种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河北金城种业有限公司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联合育种,凝聚了孙其信、刘志勇、袁成国、杨作民和黄伟等育种专家的心血与智慧,以其陕审麦2017009号的审定编号,成为了陕西关中灌区种植的首选。
“农大1108”以其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的特性,展现出了230天的生育期,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显示出了其强大的分蘖力。尽管成穗率不算高,但其穗大粒多,结实性好,椭圆型大粒,角质,黑胚少,千粒重达到45.0克,保证了其优良的产量潜力。在抗病性方面,“农大1108”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但对赤霉病敏感,这要求我们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治。品质检测显示,其容重达到805g/L,蛋白质含量13.56%,湿面筋29.7%,稳定时间3.0分钟,这些数据都显示了“农大1108”的高品质。
在栽培技术方面,“农大1108”适宜中早茬种植,播期约在10月10日左右,基本苗以每亩14-18万为宜。底肥和追肥的科学施用,以及合理的灌溉管理,都是确保“农大1108”健康成长的关键。特别是在抽穗至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措施,防治赤霉病尤为重要。
“农大1108”适宜在陕西关中灌区种植,两年区试平均产量达到522.3公斤,这不仅证明了其高产潜力,也显示了其在特定地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对于追求高产、高品质的农民来说,“农大1108”无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选择。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这样的品种将继续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