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农业新突破——泉花15号花生的高产秘诀
2024-08-22 09:48:37 发布
在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辛勤培育下,一种名为泉花15号的新型花生品种横空出世,它不仅拥有珍珠豆型的优雅外形,更以其油食兼用的特性和卓越的生长表现,成为农业界的一颗璀璨新星。
泉花15号花生,登记编号GPD花生(2022)350049,是泉花8号与冀花0607-17的杂交结晶。它的生育期为125天,株型直立,主茎高达49.42厘米,侧枝长53.37厘米,展现出旺盛的生长势头。叶片深绿且长椭圆形,荚果普通形,果嘴极不明显,表面质地适中,缩缢程度弱,百果重可达226.6克,饱果率高达85.4%。
更令人瞩目的是,泉花15号的籽仁含油量高达53.74%,蛋白质含量24.12%,油酸含量75.3%,亚油酸含量7.14%,这些指标均显示出其卓越的营养价值。在抗病性方面,它同样表现出色,具有抗叶斑病、抗锈病的能力,同时抗旱、耐涝性强,抗倒性中等。
在产量上,泉花15号同样不负众望。在两个生长周期中,荚果亩产分别达到238.44千克和245.74千克,籽仁亩产分别为165.07千克和171.80千克,均比对照泉花7号有显著增产。
要想种植出如此优质的花生,栽培技术要点不可或缺。首先,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砂壤土,确保灌溉条件,是发挥泉花15号产量潜力的关键。其次,根据当地气候确定适宜的播期,春植亩播1.0万至1.1万穴,秋植亩播1.1万至1.3万穴,均采用双粒穴播。肥水管理上,要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遵循“蹲苗、干花、湿针、润果”的原则,确保水分供应。
泉花15号适宜在福建花生区春、秋季种植。在种植过程中,还应注意选择肥水条件较好的田块,春季播种时注意推迟,以应对高油酸品种的抗寒性较弱的问题。
泉花15号花生,以其高产、抗病、高油酸的特性,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