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新选择】浙粳15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高产量晚粳稻新品种
2025-06-11 05:40:18 发布
在浙江省的肥沃土地上,一种新的晚粳稻品种——浙粳152,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成为农民丰收的新希望。这一品种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所以及浙江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培育,汇聚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浙粳152以其适中的株高和紧凑的株型,展现出良好的田间表现。它的剑叶短而挺,叶色鲜绿,着粒密集,直立穗型较大,谷壳黄亮,给人以丰收的期待。在全生育期上,浙粳152平均只需133.5天,比传统的‘宁81’品种短2.5天,这意味着它可以更快地成熟,为农民节省时间。
在产量上,浙粳152同样表现出色。2016年和2017年的省区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610.1公斤和559.1公斤,比对照‘宁81’分别增产10.4%和4.6%,两年平均增产7.5%。201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85.8公斤,增产8.4%,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浙粳152的高产潜力。
尽管浙粳152在稻瘟病上具有中等抗性,在白叶枯病上表现为中等敏感,但它的抗倒性良好,这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简便。此外,它的米质也得到了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认可,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粒率等指标均达到了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和普通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适当增加基本苗是提高浙粳152产量的关键。审定意见明确指出,浙粳152适宜在浙江省作为连作晚粳稻种植,它的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是浙江省农民种植晚粳稻的新选择。
浙粳152,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对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是农民朋友丰收的希望。选择浙粳152,就是选择了一个高产量、高效率的农业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