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旱639: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旱稻新品种

2024-12-07 02:48:09 发布

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绿旱639这一旱稻新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了农业领域的一颗新星。审定编号为皖审稻20212003的绿旱639,以其独特的品种来源——黄华占/绿旱1号//黄华占,展现了中籼常规水稻品种的旱稻特殊类型。

绿旱639的平均株高为101.7厘米,亩有效穗达到23.2万,每穗总粒数为135.4粒,结实率高达84.5%,千粒重为23.0克。全生育期为123.4天,相较于对照品种绿旱1号,熟期延长了13.1天。在抗性方面,绿旱639在2017年和2018年的抗性鉴定中,对稻瘟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表现出了中感至中抗的不同级别,显示出了一定的抗病能力。米质方面,2018年和2020年的检验结果显示,米质从部标三等提升至部标二等,品质稳步提升。

产量表现上,绿旱639在2019年和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分别以621.82千克和602.08千克的平均亩产,较对照品种增产9.57%和11.91%,显示出了良好的产量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6月中上旬接麦茬直播,大田水直播亩用种量2千克左右,旱直播3-4千克;大田移栽株行距5×7寸,每穴2粒种子苗;需肥水平中等偏上,科学配方,施足基肥和面肥,早施分蘖肥,增施穗粒肥;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适度分次轻搁保稳长,后期干湿交替。直播稻孕穗、抽穗、灌浆期田间须保持湿润;根据病虫测报信息,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蓟马、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绿旱639已通过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作麦茬稻推广种植。种植者需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等病害进行防治,以确保绿旱639的健康成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