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稻40:增产潜力与抗性兼备的水稻新品种

2024-12-17 04:20:24 发布

淮稻40,一个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联合培育的粳型常规水稻新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为我国黄淮地区的水稻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210428,标志着其正式通过了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

淮稻40的全生育期为148.6天,相较于对照品种徐稻3号早熟3.7天,这意味着在相同的种植周期内,淮稻40能够更早地成熟,为农民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农事活动。其株高91.8厘米,穗长15.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达到21.2万穗,每穗总粒数141.5粒,结实率高达91.0%,千粒重26.5克,这些数据都显示了淮稻40在产量上的潜力。

在抗性方面,淮稻40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表现出中感,而对条纹叶枯病则具有中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2和4.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为5级,这表明淮稻40在稻瘟病的防控上需要特别注意。米质方面,淮稻40的整精米率达到74.1%,垩白度4.3%,直链淀粉含量14.9%,胶稠度68毫米,碱消值6.5级,长宽比1.7,均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保证了其食用品质。

产量表现上,淮稻40在2019年和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677.3千克和661.5千克,均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超过5%。在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95.0千克,比对照增产8.07%,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淮稻40的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淮稻40的播种时间一般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秧田亩播种量为35千克。栽插行株距和穴插谷苗的数量都有明确的指导,以确保每亩基本苗的数量。在施肥方面,大田亩总施纯氮量为18-20千克,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3:2,强调以有机肥为主,配施适量磷、钾肥。此外,淮稻40在孕穗至齐穗期需要保持浅水层,灌浆至成熟期则需要浅水湿润交替,以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

最后,淮稻40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但在稻瘟病重发区则不宜种植。这为淮稻40的推广提供了明确的区域指导,有助于农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