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希望】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舜麦612”:耐旱高产,农民的致富新选择

2024-08-24 04:53:51 发布

在山西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舜麦612”的小麦新品种正在成为农民们谈论的焦点。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精心培育,这个品种以其出色的耐旱能力和稳定的高产表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舜麦612”的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08003,它源自晋麦50号与陕7859的杂交,原名“旱优61”。这一品种的幼苗半匍匐,株高适中,约85厘米,叶片翠绿,株形紧凑,穗层整齐,呈现出纺锤形的穗长和长芒白粒的美观外观。其子粒为长卵圆形,腹沟中浅,千粒重大约40克,这些特性使得它在外观和品质上都显得格外出众。

作为半冬性品种,它的生育期与晋麦47号相当,但具有更强的分蘖力和快速的灌浆能力,落黄表现良好。尽管在抗病性方面,“舜麦612”对条绣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稍显不足,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产量上的卓越表现。在2007至2008年的试验中,它在山西省南部旱地组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270.7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5.3%。特别是在2008年,平均亩产更是高达317.4公斤,增产幅度达到了8.0%。

在品质方面,“舜麦612”同样表现不俗。根据2008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的分析,它的容重为802g/l,粗蛋白质含量为13.82%,湿面筋含量为27.1%,沉降值为34.0ml,吸水率为63.7%,形成时间为2.3分钟,稳定时间为1.7分钟,弱化度为137F.U,评价值为3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它作为优质小麦的潜力。

对于种植“舜麦612”的农民来说,正确的栽培技术同样重要。建议亩播量为8~10公斤,并在种植过程中增施磷肥,入冬前进行耙耱碾压,返青期顶凌耙耱,拔节期锄草保墒,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舜麦612”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的旱地种植,它不仅能够适应干旱的环境,还能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成为山西省乃至更广泛地区农民致富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