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秋葵1号:非洲引进的高产耐旱蔬菜新星
川秋葵1号,这个由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精心培育的蔬菜品种,自2006年从非洲引进后,经过严格的试种观察和筛选比较,终于在四川的土地上绽放光彩。从播种到采收仅需55至60天,整个生长周期可达160至180天,植株高达1.5至2米,主枝直立,长势旺盛,分枝少,每节都能开花结果,是真正的高产作物。
川秋葵1号的叶片互生,深绿色掌状,叶柄细长,花朵两性,黄色,花萼、花瓣各五枚,单生于叶腋间,内面基部暗紫色,显得格外独特。其果荚五角型,绿色,果面光滑,商品嫩果长度在8至15厘米之间,直径1.5至2.5厘米,单果重15至25克,肉质细嫩,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川秋葵1号的抗逆性极强,耐旱抗病,在水肥充足的高温条件下结果能力尤为突出。2011至2012年的多点试验中,其平均亩产量达到了2186千克和2302千克,分别比对照高出14.9%和10.7%,两年平均亩产量2244千克,比对照高出12.8%。2013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量2065千克,比对照高出12.7%,展现了其卓越的产量表现。
栽培川秋葵1号,需要适时播种,一般3至4月可进行保护地育苗,5至6月可直播。选择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亩栽苗约2200株,行株距70厘米×40厘米。生育期内水肥必须充足,施足底肥,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至5000千克,复合肥50至70千克。生长期及时中耕除草,并追施肥料,以氮肥为主促进营养生长;挂果期以磷钾肥为主。
川秋葵1号在生长期间,主要病虫害集中在苗期,因此应做好病虫害防治,常见有地下害虫危害、苗期立枯病、猝倒病、以及蚜虫,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处理。
适宜种植川秋葵1号的地区为四川省的平坝、丘陵地区,这一地区的农民朋友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耐旱抗病、高产的蔬菜品种,为家庭和市场带来丰富的绿色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