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毒性腹泻:如何识别并应对这一养殖业的隐形杀手?

2024-07-01 01:14:16 发布

猪病毒性腹泻,一种由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疾病,正日益成为养殖业的一大挑战。它不仅导致仔猪的高死亡率,还使成猪体重下降,饲料效率降低,增加了养殖成本。这种病毒性腹泻的威胁不容忽视,它已成为猪场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属,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影响猪的肠道。病毒在猪的空肠和十二指肠中最为活跃,感染不分年龄,传播速度快,感染率极高,尤其在冬春季节更为常见。

猪只一旦感染,无论大小,都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尤其是仔猪,其症状最为严重。病初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随后可能出现呕吐和腥臭的水样粪便。脱水和消瘦随之而来,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猪只年龄的增长,症状和死亡率都会有所降低。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症状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传播速度较慢,仔猪受影响最大,死亡率可达50%。而成年猪通常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沉郁和厌食。

轮状病毒则主要影响2至5周龄的仔猪,尤其在寒冷季节更为常见。感染后,仔猪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随后发展为呕吐和腹泻。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面对这些病毒性腹泻,养殖户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生物安全、疫苗接种和及时隔离病猪,以减少损失并保护猪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