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油19号:长江下游的高产油菜新选择

2024-08-14 03:35:53 发布

在长江下游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皖油19号的油菜品种正在成为农民的新宠。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皖油19号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赢得了国家的认可,获得了国审油2004025的荣誉编号。

皖油19号,一个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杂交种,以其深绿的叶色和鲜黄的花瓣,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全生育期平均234天,平均株高达到155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高达506个,每角粒数19.7粒,千粒重3.43克,这些数字背后是其高产潜力的有力证明。

在2002-2003年度的区域试验中,皖油19号以131.25公斤的平均亩产,较对照品种中油821增产12.06%。接下来的2003-2004年度续试,更是以173.14公斤的平均亩产,增产10.1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达到152.2公斤,增产11.12%。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55.76公斤,增产8.63%,这些数据无不显示着皖油19号的高产特性。

除了产量,皖油19号在抗病性上同样表现出色。菌核病发病率27.51%,病指13.16,病毒病发病率20.24%,病指9.95,均显示出其低感菌核病和病毒病的特性。此外,芥酸含量0.62%,硫苷含量30.32μmol/克,含油量42.92%,这些指标均达到了优质的标准。

对于种植皖油19号,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春前苗期生长缓慢,因此宜适期早播;同时,注意增施硼肥,以保证植株的健康成长。

经过严格的审定,皖油19号被推荐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上海、安徽和江苏的淮河以南地区种植。它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更为油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选择皖油19号,就是选择了一个高产、抗病、优质的油菜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