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瘟来袭:小反刍兽疫的真相与影响
2024-07-01 00:50:52 发布
小反刍兽疫,一种由副黏膜病毒科中的麻疹病毒属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它以发热、口炎、腹泻和肺炎为显著症状,对羊群构成严重威胁。这种疫病不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疫病,在中国也被视为一类疫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该病主要攻击小反刍动物,尤其是山羊,它们不仅易感,而且一旦感染,症状也更为严重。绵羊也容易受到感染,尽管程度较轻。此外,野生动物偶尔也会成为感染对象。传染源包括病患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这些物质污染的草料、工具和水源,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尤其是通过呼吸道。值得注意的是,该病的潜伏期通常为4至6天,但在某些情况下,最长可达21天,这一点在《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有所规定。
小反刍兽疫对养殖业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旦爆发,易感羊群的发病率往往超过60%,而病死率则可能高达50%以上,这不仅对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对整个产业链带来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