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麦251”:耐旱高产的冬小麦新品种
2024-12-12 03:02:25 发布
在山西省南部的旱地中,一种名为“长麦251”的冬小麦新品种以其卓越的耐旱性和高产潜力脱颖而出。这个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精心培育,以其冬性特征和紧凑的株型,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
“长麦251”的幼苗直立,芽鞘呈白色,株型紧凑,株高约82厘米,叶片灰绿色且带有蜡质,成熟时茎杆黄色,穗白色,穗型为长方形,穗长7至8厘米,长芒、白壳。它的籽粒为长圆形、白色,粒质硬且饱满,一般亩穗数达到33.7万,穗粒数27.2粒,千粒重38.6克,成熟落黄表现良好,熟期与对照晋麦47号相当。
在抗病性方面,“长麦251”表现出中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的特性。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的检测结果显示,其容重为798g/L,粗蛋白(干基)含量为17.40%,湿面筋含量为36.6%,沉降值为29.0mL,吸水量为63.6mL/100g,面团形成时间为3.4分钟,稳定时间为1.2分钟,弱化度为177F.U,粉质质量指数为40mm,评价值为42,硬度为64.7。
产量表现上,“长麦251”在2012至2014年的区域试验中,三年平均亩产达到324.5千克,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5.7%,在21个试点中有17点增产。特别是在2014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343.6千克,比对照增产5.1%,在7个试点中有5点增产。
栽培“长麦251”时,需要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亩播量控制在7.5至10千克。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适量化肥。春季早中耕,除草保墒促早发,并适时做好虫害、草害防治工作。成熟后应及时收获。
“长麦251”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种植,是当地农民在干旱条件下提高小麦产量的理想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