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垦3号:东北早熟区的农业新希望

2024-08-09 03:17:20 发布

在东北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兴垦3号”的玉米品种正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由内蒙古丰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精心培育,兴垦3号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11,正式跻身于国家农作物品种的行列。

兴垦3号的诞生,源于对母本兴垦自167-1和父本改良Mo17的精心选育。这种玉米品种在东北早熟地区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生长周期,仅需124天即可成熟,比传统的四单19晚熟2天,却比本玉9号早熟1天,有效积温需求约2600℃。幼苗期,兴垦3号的叶鞘呈绿色,叶片浓绿,叶缘紫红,花药和颖壳分别呈现绿色和紫色,预示着其独特的遗传特性。

成熟后的兴垦3号,株型半紧凑,株高可达243厘米,穗位高95厘米,叶片数17片,花丝粉红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红色,籽粒橙黄,马齿型,百粒重41克。这些特征不仅赋予了兴垦3号良好的外观,更预示着其内在的高产潜力。

经过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两年接种鉴定,兴垦3号展现出了对瘤黑粉病和茎腐病的抗性,对丝黑穗病的中抗性,尽管对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有一定的感染性,但其抗病能力仍然值得肯定。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的测定结果显示,兴垦3号的籽粒容重达到768克/升,粗蛋白含量8.40%,粗脂肪含量3.79%,粗淀粉含量75.42%,赖氨酸含量0.28%,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作为优质饲料和食品原料的潜力。

在产量表现上,兴垦3号同样不负众望。2004至2005年的区域试验中,兴垦3号在17个点次中实现了增产,9个点次中略有减产,两年平均亩产达到659.8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6.0%。2005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21.9公斤,增产6.9%。

对于种植兴垦3号,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中等肥力地块每亩适宜密度为3000至3300株,而高水肥地块则可达到3800至4000株。这样的密度安排,既保证了植株间的竞争,又避免了过度拥挤,从而确保了兴垦3号的高产和优质。

最终,经过严格的审定,兴垦3号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获得了通过。它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东部中晚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内蒙古赤峰地区等四单19品种种植区域种植。对于种植者而言,只需注意防治玉米螟虫,即可享受兴垦3号带来的丰收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