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抗病的“阜豆15”——江淮丘陵区的农业新希望

2024-12-11 03:15:15 发布

在江淮丘陵区和淮北区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阜豆15”的大豆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由阜阳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阜豆15”,以其普通夏大豆的身份,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

“阜豆15”以其有限结荚习性、紫花和灰茸毛的标志性特征,以及椭圆形的叶片,成为了田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的籽粒圆润、黄色,黄脐,成熟时能实现全落叶而不裂荚,展现出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在2012年和2013年的区域试验中,它以平均株高76.6厘米、单株荚数45.5个、单株粒数87.4粒的优异表现,证明了其高产的特性。全生育期大约105天,比对照样品种稍迟熟,但产量却能显著提高。

在抗性方面,“阜豆15”同样表现出色。经过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抗性鉴定,它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和SC7均表现出抗病或中抗的特性,病情指数远低于对照品种,这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

品质上,“阜豆15”也不甘落后。农业部大豆及大豆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结果显示,其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平均水平,2012年和2013年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42.50%和45.04%,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0.05%和20.47%,这为大豆的加工和食用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产量表现上,“阜豆15”在2012年和2013年的区域试验中,亩产分别较对照品种增产4.38%和8.33%,2014年生产试验亩产更是较对照品种增产10.4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高产的特性。

栽培“阜豆15”并不复杂,只需遵循几个简单的技术要点: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最佳播期,高肥田块每亩种植1.5万株左右,中肥田块则为1.6至1.8万株。田间管理要及时,包括间苗定苗、除草、追肥和防治病虫害。这些简单的步骤,就能确保“阜豆15”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阜豆15”以其高产、抗病、优质的综合表现,成为了江淮丘陵区和淮北区农民的新选择,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