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育种的奇迹——“中芝16”芝麻品种介绍

2024-07-30 03:43:43 发布

在江苏省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中芝16”的芝麻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和抗性,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新宠。它的故事始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原名“中芝SP29”,是经过太空环境诱变选育而成的特殊品种,由南京市种子站引进。

“中芝16”在2008年南京市品种对比试验中,以84.9公斤的平均亩产量,比宁芝1号增产36%,而在2009年的江苏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89.3公斤,增产20.8%,显著提升了产量水平。

这种芝麻的株型为单杆,茎杆粗壮,茸毛中等,颜色黄绿,蒴果肥大,成熟时颜色转为黄,落黄表现良好。它不仅产量高,而且单株蒴果数量多,每蒴粒数高达69.4粒,千粒重2.51克。种子长卵圆形,种皮白色,蛋白质含量高达17.8%,含油率更是达到了59.3%。

“中芝16”的抗病性和耐湿性同样出色,田间发病调查表明,它对枯萎病具有中抗性,茎点枯病的发病率仅为10%,发病指数为6,显示出较强的抗倒性。

想要种植“中芝16”,首先需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连作。播种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之间,每亩用种量约0.5公斤。播种后要及时进行间苗和定苗,保持合理的密度,根据田块肥力调整植株数量。基肥使用复合肥,初花期适量追施尿素。同时,要注重病虫草害的防治,及时化除,防治地下害虫,做好枯萎病和茎点枯病的防治工作。在芝麻终花期,打掉嫩尖1-2公分,以促进成熟。收获时,当全株蒴果四分之三变黄,基部有少数蒴果炸裂时,即可进行。

“中芝16”以其高产、抗病、耐湿的特性,成为了江苏省芝麻产区种植的理想选择,是太空育种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一次成功应用,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