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的骄傲——“常优4号”杂交晚粳稻

2024-07-31 02:56:48 发布

在江苏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常优4号”的杂交晚粳稻品种以其卓越的表现赢得了农民的青睐。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712,它是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以武运粳7号A和CR-25为亲本,于2002年成功育成。

“常优4号”不仅在产量上表现突出,在2005至2006年的江苏省区试中,连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632.2公斤,分别较对照品种增产8.4%和6.2%,显著提高了产量。它的适应性也相当广泛,特别适宜在江苏省苏南地区的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这个品种的产量高,但并不牺牲品质。它的整精米率达到62.4%,垩白粒率25.0%,垩白度1.5%,胶稠度72.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5%,这些理化指标均达到了国标三级优质稻谷的标准。

“常优4号”的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首先,播种要适时,5月中下旬是最佳时期,湿润育秧和旱育秧的播量各有不同,大田用种量控制在1.4-1.5公斤。其次,移栽要适时,6月中下旬进行,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合理密植,确保每亩栽1.5-1.8万穴。在肥水管理上,要科学施用氮、磷、钾肥,遵循“前促、中稳、后补”的原则,并注意水浆管理,确保抽穗期有适宜的水分。

最后,对于病虫草害的防治也不能忽视。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要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等害虫,中后期则要综合防治纹枯病、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常优4号”以其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特点,成为了江苏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