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糯3号:早熟、高产、抗病的鲜食玉米新选择
2024-12-09 02:47:38 发布
宿糯3号,一个由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鲜食杂交玉米品种,以其卓越的早熟性、高产性和抗病性,成为安徽省农业发展中的一颗新星。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皖玉2011003,它不仅在2009年和2010年的区域试验中表现出色,而且在品质和产量上都有着显著的提升。
宿糯3号的籽粒和轴均为白色,这使得它在视觉上就给人以清新之感。在生长周期上,宿糯3号从出苗到采收仅需大约70天,比传统的皖玉13品种早熟一天。这种早熟特性,使得宿糯3号在农业生产中能够更快地投入市场,满足消费者对新鲜玉米的需求。
在植株生长方面,宿糯3号株高可达225厘米,穗位93厘米,穗长17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度为2.3厘米。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宿糯3号的健壮生长,也预示着其较高的产量潜力。
抗性方面,宿糯3号在两年的区试中平均倒伏率仅为0.4%,倒折率为0.5%,显示出极强的抗倒伏能力。同时,田间发病级别也相对较低,大斑病0.7级,小斑病2.0级,茎腐病0.3%,纹枯病0.4级,这些数据表明宿糯3号具有较强的抗病性。
品质上,宿糯3号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了专家品质综合评分86分的高分,证明了其在口感和食用品质上的优越性。
产量方面,宿糯3号在2009年鲜食组区试中鲜穗亩产达到78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21.2%;2010年区试亩产678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3.6%。这样的产量表现,无疑为农民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宿糯3号适宜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但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其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推广者在推广地区做好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宿糯3号的抗热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并告知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病虫草害的方法,以确保宿糯3号能够在各种条件下发挥其最佳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