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希望:浙粟4号谷子品种介绍

2024-11-05 04:18:24 发布

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浙粟4号”的谷子品种正成为南方特用谷子生态区的新星。这款谷子以其晚熟特性和96天的生育期,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浙粟4号”是李宅白粟米物理诱变的产物,它不仅是一种粮用类型的品种,而且在生长过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性状。它的幼苗叶鞘呈现绿色,叶姿上冲,单秆生长,花药和刚毛分别呈现黄色和绿色,刚毛长度适中。成熟的植株高达168.80厘米,穗长25.80厘米,圆锥形的穗子密度密实,单穗重达26.30克,而穗粒重则为22.00克。每千粒重2.72克,籽粒白色,小米浅黄色,胚乳糯型,是制作美食的上佳选择。

在营养成分上,“浙粟4号”同样表现优异,粗蛋白含量为8.42%,粗脂肪含量5.30%,总淀粉含量高达66.60%,支链淀粉占比94.74%,赖氨酸含量0.21%。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得“浙粟4号”不仅是一种高产的粮食作物,也是营养价值高的食材。

在抗病性方面,“浙粟4号”对谷瘟病有中等抗性,对谷锈病高感,对白发病也有中等抗性。在产量上,它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第一个生长周期中,亩产达到360.1千克,比对照品种浙粟1号增产5.48%;在第二个生长周期中,亩产347.5千克,比对照增产9.78%。

种植“浙粟4号”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它不抗除草剂,因此在播种和生长期都不可使用任何类型的除草剂。播种的最佳时期是7月,最晚可延至8月中上旬。播前需要施足有机肥,或者亩施复合肥30千克。播种方式为起垄开沟条撒播,亩播种量300~500克,播深2~3厘米。苗期需要人工间苗和辅助田间除草,亩留苗1.5万株。抽穗前要配合中耕培土,每亩施15千克复合肥作为穗肥;灌浆期要注意防鸟。当95%的籽粒变硬蜡熟转为正常颜色后,要及时收获、晾晒和脱粒。

“浙粟4号”适宜在浙江地区作为夏谷种植,为南方特用谷子生态区的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在种植过程中,除了不使用除草剂外,还需要注意拔节前期少施氮肥,防止植株过高引起倒伏,以及灌浆期易遭受鸟害,需要及时采取防鸟措施。最后,及时收获也是保证品质的关键,以防止霉变。

“浙粟4号”,不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它更是南方谷子种植区农民朋友丰收的希望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