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砧11号:广西茄子新希望,增产增收的绿色砧木》
在广西,茄子种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都归功于一种名为“茄砧11号”的新品种。由广西大学和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出色的嫁接性能和产量提升能力,为当地茄子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茄砧11号”的诞生源于对日本茄子砧木杂交种的精心选育,母本和父本分别来自“Nastunomei A5”和“Taitairo J6”的自交系。这一品种的植株强健,株高可达100-120厘米,茎叶覆盖着短茸毛,茎部呈紫色,叶片为长椭圆形,边缘波状浅裂,叶脉同样呈现紫色。花朵单生或簇生,淡紫色的花瓣呈五角星形,直径在4.0-4.5厘米之间,花药黄色。果实卵圆形,从嫩果的紫色逐渐转为老熟后的黄色,种子淡褐色,表面光滑。
在产量方面,“茄砧11号”表现卓越,嫩果单果重120-180克,老熟果单果重可达150-250克。作为砧木,它与接穗品种的嫁接亲和性极佳,春夏季嫁接成活率超过96%,秋冬季也能达到95%以上。使用“茄砧11号”作为砧木的接穗品种,产量比自根苗提高8%以上。
栽培“茄砧11号”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在广西南部,春播时间为1-2月,夏播为3-4月,秋播为6-9月。嫁接时,砧木苗长至3-5叶时采用顶插法,嫁接后需覆盖小拱棚并保持高湿度,直至接口愈合。田间管理与常规自根苗相似,包括选择适宜的地块、施足基肥、合理密植、立支架防倒伏、及时去除侧枝和老化叶片等。在开花座果期,如遇低温天气,可使用座果灵辅助保花保果,并注意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茄砧11号”在茄子青枯病高发地块中,可作为砧木进行嫁接连作种植,有效提高抗病性。经过严格审核,“茄砧11号”符合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则,并已通过审定,可在全区茄子产区推广利用。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广西乃至全国的茄子种植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助力农民增产增收,迈向更加绿色、高效的农业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