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多雨地区哈密瓜种植新突破:技术革新带来甜蜜成果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哈密瓜是新疆的特产,以其甜度高、口感佳而闻名。新疆的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为哈密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江苏地区多雨湿润,哈密瓜病害发生严重,使得这一地区的哈密瓜种植面临挑战。但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这一难题已被攻克。
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通过引进适宜品种和改进栽培技术,成功在江苏地区种植哈密瓜,打破了长期依赖外地供应的局面。专家羊杏平研究员指出,防病和水分管理是哈密瓜在多雨地区种植成功的关键。
江苏地区通过大棚栽培,一年可种植两季哈密瓜,显著提高了种植效益。第一季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育苗,5-6月份上市;第二季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中秋节至国庆节期间上市。这种季节安排巧妙地避开了新疆哈密瓜的大量上市期,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品种选择上,省农科院蔬菜所从新疆农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引进的“9918”和“雪里红”这两个新品种,是通过杂交改良后的耐湿、高抗性品种,能适应南方多雨的气候条件。这些品种的耐湿性和抗病性明显增强,尤其是对蔓枯病的抗性,虽然较弱,但通过加强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病害。
病虫害防治方面,春季主要防治白粉病和蔓枯病。白粉病可以通过使用三唑酮等药剂进行有效防治。而对于蔓枯病,除了药剂防治外,降低棚内湿度和增加通风透光也是预防的关键。秋季则主要防治蚜虫,以控制病毒病的传播。
哈密瓜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较耐高温,但对低温耐受能力较弱。因此,在春季气温较低时,应在土温不低于14°C时移栽,并提前盖棚提高土温,必要时在大棚内搭小中棚保温,以保证哈密瓜的正常生长。
通过这些技术革新,南方多雨地区的哈密瓜种植不再是难题,而是成为了可能,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经济收入来源,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胜利,也是对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一次成功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