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单33号——高产抗病害的玉米新品种

2024-07-27 03:08:34 发布

在广袤的田野上,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品种的改良与创新一直是农业科技的重点。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名为“辽单33号”的玉米新品种,它以其高产、抗病性强和适应性广而受到农民的青睐。

辽单33号,这个品种的认定编号为蒙认玉2004012号,原代号为辽试553。它由辽宁东亚种业内蒙古分公司引进,是1995年通过自选系辽3180与外引系吉853的杂交组配而成的结晶。辽3180是经过多代自交和抗性鉴定后精心挑选出来的,而吉853则是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优质系。

辽单33号的幼苗具有紫色的叶鞘和绿色的叶片,第一叶片呈长椭圆形,第二、三叶细长直立,展现出强大的生长势头。成株高达260厘米,株型呈塔型,叶片总数在20-21片之间。雄穗花药黄色,分枝10-12个,花粉量充足,保证了授粉的效率。而雌穗的花丝为红色,穗位103厘米,穗粗5.3厘米,穗行数16-18行,每行大约有40粒,果穗呈长锥型,苞叶适中,不秃尖。

在品质方面,辽单33号的籽粒为黄色,偏硬粒型,百粒重达43克。2001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的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的总淀粉含量为78.9%,粗蛋白含量11.4%,粗脂肪含量4.22%,赖氨酸含量0.30%,容重为761g/L。

抗性鉴定表明,辽单33号高抗大斑病,青枯病和丝黑穗病的病株率分别为4.7%和9.4%。经过抗病接种鉴定和田间观察,该品种对大小斑病、尾孢菌叶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以及玉米螟都表现出良好的抗性。

在2003年的自治区中熟玉米生产试验中,辽单33号的四点平均产量为705.7公斤,虽然比对照四单19减产3.9%,但其平均生育期为131天,比四单19晚7天,显示出其成熟期较长的特点。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选择土壤肥力中上等或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播前进行种子处理,适时早播,以及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和施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治粘虫和玉米螟。

辽单33号适宜在≥10℃活动积温2750℃以上的地区种植,为这些地区的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抗病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