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蠕形螨病:如何识别与有效治疗?
2024-06-30 00:36:35 发布
猪蠕形螨病是一种由猪蠕形螨引起的慢性皮肤疾病,通常首先在猪的头部、面部、鼻部和耳后等皮肤区域出现症状,随后可能扩散至全身。这种病的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染,因此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症状上,猪蠕形螨病与疥螨病有所不同。猪蠕形螨病通常不会引起剧烈瘙痒,脱皮现象也不严重。然而,受影响的皮肤会失去光泽,变得粗糙,毛囊周围可能出现从针尖大小到核桃大小不等的白色囊肿,有时还伴随脓肿和脓疱。在严重的情况下,皮肤可能增厚,表面不平整,并覆盖着皮屑,出现皱裂。
确诊猪蠕形螨病可以通过对皮肤上的白色囊肿或脓疱进行切开,制作涂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虫体呈狭长蠕虫状,半透明乳白色,体长约0.25至0.3毫米,宽约0.04毫米,头部不规则四边形,胸部有四对短足,腹部较长,表面有横纹。
治疗猪蠕形螨病的关键是隔离病猪,并对污染的环境和工具进行彻底消毒。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使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3毫克,通过皮下注射给药。首次注射后,7至10天需进行第二次注射以确保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