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龙18:玉米新品种的绿色革命

2024-07-26 02:57:11 发布

在广袤的田野中,一种名为“秦龙18”的玉米新品种正在悄然掀起一场农业革命。它不仅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产量,而且其生长特性和抗病能力都显示出了卓越的潜力。让我们一探究竟,了解这个由陕西秦龙绿色种业有限公司培育出的品种如何成为农业界的新星。

品种认定编号:蒙认玉2013002号,这个名字背后是陕西秦龙绿色种业有限公司的辛勤工作和创新精神。秦龙18,这个名字代表了一种新的农业希望,它在2010年经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获得了陕审玉2010009号的认证。

品种来源的介绍揭示了秦龙18的科学基础。它是由母本R1152和父本M276精心组配而成,其中母本R1152源自美国杂交种,而父本则是由一系列复杂的杂交过程选育而成,这为秦龙18带来了强大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

性状描述显示了秦龙18的鲜明特点。幼苗时期的叶片和叶鞘呈现出独特的绿紫色,而成熟的植株则展现出半紧凑型的生长习性,株高可达315cm,穗位139cm,拥有21片叶。雄穗的护颖绿色,花药紫色,而雌穗的花丝则是淡红色,这些特征都为田间管理提供了直观的识别标志。果穗呈柱型,白轴,穗长17.5cm,穗粗5.4cm,单穗粒重194.1g,出籽率高达85.7%,而籽粒为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5.7g。

品质方面,秦龙18同样表现出色。根据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定,其容重高达756g/L,粗蛋白含量为7.31%,粗脂肪含量为3.97%,粗淀粉含量为75.37%,赖氨酸含量为0.29%,这些指标都显示了秦龙18作为粮食作物的高营养价值。

抗性是秦龙18的另一大亮点。尽管对大斑病和玉米螟的抗性稍显不足,但它对弯孢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的抗性表现良好,这为农民在病害防治上提供了便利。

试验情况显示,秦龙18在2011年和2012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了优异的产量表现,分别比组均值增产4.9%和4.1%,平均生育期分别为129天和133天,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相比,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栽培技术要点为种植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秦龙18适宜在4月下旬播种,亩留苗4500株左右,播种前需要施足底肥和种肥,一般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亩追施尿素40公斤。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治大斑病和玉米螟。

适宜地区为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900℃以上的地区,这为秦龙18的推广提供了明确的地理范围。

秦龙18,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一种玉米新品种,更代表了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对绿色农业的追求。它的故事,正在中国广袤的田野中,一步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