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安全:如何重塑我们的网络安全?
2022年9月5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合肥盛大开幕,一系列尖端的网络安全技术,尤其是与“量子安全”相关的产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开幕式上,“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城域网”等概念成为讨论的焦点,预示着这些技术正逐步走向公众视野。
在9月6日的量子安全分论坛上,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们就如何推动经典信息安全与量子安全深度融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想和观点。徐红星院士强调,在当前全球量子技术竞争中,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尤为重要,量子信息技术是国家安全的未来。
陆朝阳教授指出,量子计算对网络安全的威胁可能在15年内成为现实,因此需要提前布局量子密码技术。仝建刚所长表示,量子技术将重塑中国电信云网业务逻辑,中国电信正在通过量子铸盾行动等项目,推进量子产学研用的结合。
罗川技术总监认为,随着量子计算、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对重要业务的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天融信科技集团正在探索量子密码应用,并推出相关产品以增强网络安全技术能力。
在论坛上,国盾量子和中电信量子联合打造的量子安全能力底座首次亮相,它作为用户与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之间的桥梁,汇集了密码管理、身份认证和业务控制三大平台,构建了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
彭承志研究员解释说,量子安全能力底座是技术、场景、产业和生态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的关键。随着量子计算机如“九章号”和“祖冲之号”实现量子优越性,量子计算能力的巨大飞跃对公钥密码体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作为一种结合了量子信息技术和经典信息安全技术的新技术,其安全性基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与计算复杂度无关。这意味着,即使面对未来强大的量子计算机,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性也不会受到威胁。
李智虎高级专家指出,经典安全必须接纳量子技术,量子技术也离不开经典安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今年8月,合肥量子城域网的开通标志着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从有线向无线的转变,覆盖了更广泛的人群。
科大国盾量子与中国电信推出的“量子密话”服务,基于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为移动应用提供密钥服务,使移动终端应用能够接入量子安全服务。目前,这一服务已经拥有超过30万用户。
在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已经从遥不可及的前沿技术,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从“量子密话”到“量子安全智能办公本”再到“量子安全加密对讲机”,量子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