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作189:东北稻作的新希望,高产抗病的粳型水稻品种

2025-04-14 05:18:24 发布

在东北广袤的土地上,一种新的水稻品种——北作189,以其卓越的产量和抗病性,正成为当地稻农的新宠。北作189,这个由吉林省吉阳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梅河口吉洋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培育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以其全生育期155.7天的稳健生长,为东北稻作带来了新的生机。

北作189的株高106.5厘米,穗长16.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可达28.0万穗,每穗总粒数126.3粒,结实率高达85.4%,千粒重23.9克。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其高产的潜力,也意味着每一粒稻谷都蕴含着丰收的希望。在抗性方面,北作189对稻瘟病的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2和3.1,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显示出中感稻瘟病的特性,同时具有较强的耐冷性,这使得它在东北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也能茁壮成长。

在米质方面,北作189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整精米率70.1%,垩白度2.0%,直链淀粉含量14.6%,胶稠度80.0毫米,碱消值7级,长宽比1.8,这些指标均达到了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保证了稻米的品质和口感。

产量表现上,北作189在2018年和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631.07千克和572.61千克,比对照秋光分别增产9.17%和3.3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1.84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6.25%。2019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19.90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3.3%,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北作189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4月中旬播种,每平方米播催芽种子250克;5月中下旬插秧,行株距30厘米×15-20厘米,每穴3-4棵苗;氮、磷、钾配方施肥,每亩施纯氮10-12千克左右,按底肥40%、蘖肥30%、补肥20%、穗/10%的比例分期施用;每亩纯磷(P2O5)6.5千克,全做底肥;每亩纯钾(K2O)8.5千克,60%做底肥,40%做穗肥;科学灌水,采用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病虫害防治,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全生育期间重点加强稻瘟病的防治。

北作189以其出色的表现通过了国家稻品种审定,适宜在吉林省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对于稻瘟病重发区,则不建议种植。北作189,不仅是东北稻作的新希望,也是稻农们增产增收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