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预防鸭群中的恶癖行为?

2024-10-21 10:00:06 更新

鸭群中的恶癖行为,如啄羽癖和啄肛癖,不仅影响鸭只的健康和生长,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些行为通常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比如饲养密度过大、运动空间不足、通风不良、光线过强、饲料单一或营养不均衡等。北京鸭和密集饲养的鸭群尤其容易受到影响,而且不同年龄和季节的鸭只表现也有所不同。

啄羽癖通常发生在中鸭或后备鸭换羽期间,导致羽毛稀疏和生长受阻,影响屠宰加工品质。啄肛癖则多见于产蛋母鸭,尤其是在产蛋后期,由于腹部韧带和肛门括约肌松弛,容易受到同伴的啄伤。严重时,公鸭甚至可能啄破母鸭的肛门,导致直肠或子宫脱出,造成死亡。

为了预防这些恶癖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确保鸭只获得充足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通风和光线控制;在饲料中添加硫化钙以预防啄羽癖;对于饲养条件难以改善的情况,可以对初生雏鸭进行断喙处理。对于已经出现啄肛癖的鸭只,应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对于受伤的鸭只,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并涂抹磺胺软膏或紫药水进行处理。如果直肠或子宫脱出并出现水肿或坏死,应考虑淘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