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晶丝苗2号:广东稻米新选择,优质与抗性并重
2024-08-18 04:35:22 发布
在广东省的稻田里,一种新的水稻品种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就是粤晶丝苗2号,一个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这个品种以其卓越的米质和抗病能力,为稻农带来了新的希望。
粤晶丝苗2号的全生育期为131至133天,比传统的粤香占品种稍晚成熟5至6天。它的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叶片呈现出健康的中绿色。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后期熟色良好,显示出其抗倒伏的强韧性。此外,它的耐寒性也处于中等水平,为苗期提供了必要的保护。
在产量方面,粤晶丝苗2号在2005年和2006年的早造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393.47公斤和402.89公斤,虽然与粤香占相比增产并不显著,但在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398.52公斤,比对照种增产了8%,显示出其潜在的高产能力。
更令人瞩目的是粤晶丝苗2号的米质,它达到了国家和省级优质2级的标准。整精米率63.6%,垩白粒率仅为4%,垩白度0.2%,直链淀粉含量16.1%,胶稠度72毫米,长宽比3.4,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米质的优良。
在抗病性方面,粤晶丝苗2号同样表现出色,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这为稻农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提高了种植的经济效益。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粤晶丝苗2号适合在中等肥力的田地种植,全生育期施用纯氮9至10公斤,前期施用量占75%,中期25%,氮、磷、钾的比例为1:0.5:0.65,这样的施肥策略有助于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潜力。
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已经对粤晶丝苗2号进行了审定,认为它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这标志着粤晶丝苗2号不仅在品质上达到了高标准,同时也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增产潜力,是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的理想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