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新希望】吉育296: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早熟大豆新品种
在吉林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吉育296”的大豆新品种正成为农民们丰收的新希望。这个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早熟特性和卓越的抗病能力,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吉育296”的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10004,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骄傲。这个品种的诞生,源自于龙品航07-369和登科1号的杂交,它的早熟特性使得从出苗到成熟仅需平均118天,比传统的合交02-69早熟1天。这种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平均株高92.0厘米,主茎型结荚,主茎节数达到13.9个,三粒荚居多,荚熟时颜色转为褐色,展现出其成熟的标志。
“吉育296”的叶片尖尖,花朵呈紫色,覆盖着灰色的绒毛,而其籽粒则是圆形,种皮为黄色,带有微微的光泽,种脐也是黄色,平均百粒重达到16.6克。在抗病性方面,“吉育296”表现出色,人工接种鉴定显示,它高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抗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中抗大豆灰斑病,这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省心。
在营养成分上,“吉育296”同样不逊色,两年平均籽粒粗蛋白含量高达35.81%,粗脂肪含量为22.50%,这为豆制品的加工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产量表现上,“吉育296”同样令人瞩目。2019至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达到了2710.3公斤,比对照合交02-69增产6.7%;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为2590.2公斤,比对照增产1.9%。
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一般建议在5月中上旬播种,公顷保苗约23万株。基肥施用上,推荐有机肥2万公斤/公顷和大豆专用复合肥300公斤/公顷。同时,需要注意防治大豆蚜虫,并在8月中旬及时防治大豆食心虫。在生育期间,尤其是鼓粒期,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并注意防止倒伏。
经过严格的审定,“吉育296”符合吉林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省大豆早熟地区种植。这不仅是一个品种的诞生,更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对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为农民的丰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