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仔兔黄尿病?

2024-06-26 09:21:28 发布

仔兔急性肠炎,通常称为黄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幼兔健康的疾病。病兔表现为排泄黄水、体毛潮湿,且肛门周围常被尿液浸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随着病情发展,幼兔会逐渐消瘦,身体软弱无力,最终可能因脱水而昏迷,甚至死亡。这种病症通常发生在哺乳期幼兔,由于摄入了患有乳房炎的母兔的奶水而引起。因此,一旦发现幼兔有黄尿病的迹象,应立即对母兔和幼兔进行紧急治疗。

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

1. 预防母兔乳房炎:分娩前2至3天,应减少精料的摄入,增加青绿多汁饲料,并根据乳汁浓度调整饲料水分。同时,可在饲料中加入磺胺嘧啶,每公斤体重0.2克,连续服用3至4天,或将磺胺嘧啶与苏打混合拌料,每日两次,连续3天,以预防乳房炎。

2. 保持母兔乳房卫生:挤净浓稠乳汁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并擦干乳房。

3. 隔离患病母兔:一旦母兔出现乳房炎症状,应立即隔离并更换健康母兔哺乳或采取人工哺乳方式。同时,对患病母兔进行肌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每日两次,每次3毫升,并内服穿心莲片,每日三次,每次3片,连续两天。

4. 治疗患病仔兔:对于已经患病的幼兔,可以使用黄连素针剂进行治疗,将药液滴入幼兔口中,早晚各一次,每次2滴,连续2至3天。

5. 预防措施:保持母兔笼和用具的清洁干燥,产箱内垫上柔软、清洁、干燥的垫物。怀孕母兔产仔前后,适当减少精料喂量,以防乳汁过多过浓。一旦发现病死兔,应立即隔离并深埋处理。若母兔腹下有黄毛,应立即进行肌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仔兔黄尿病,保障幼兔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