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麦817:河南省酿酒小麦新宠,产量与品质的双重保证
在河南省的麦田里,一种新的小麦品种正以其卓越的产量和品质,成为酿酒小麦的新宠——郑麦817。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210060,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共同申请和育种。它源自新9944和矮抗58的杂交,是一个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大约在214.3至216.5天,比扬麦15晚熟1.5天。
郑麦817的幼苗匍匐生长,叶色深绿,显示出壮实的苗势和良好的冬季抗寒性。它的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早,抽穗也较早,但耐倒春寒能力中等。株高在70.3至77.0厘米之间,株型紧凑,抗倒性较好,穗下节长,穗层厚,熟相良好。穗形纺锤,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亩穗数在32.5至37.8万之间,穗粒数36.6至37.3粒,千粒重44.8至45.2克。
在抗病鉴定方面,郑麦817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有中等敏感性,但对赤霉病高感。然而,它在品质上的表现令人瞩目:2019年和2020年的检测显示,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3.5%和13.2%,容重760至810克/升,粗淀粉(干基)64.68%至63.67%,湿面筋含量26.0%至30.1%,出粉率70.6%至66.4%,角质率19%至24%,硬度51至54。连续两年的品质检测结果均达到酿酒小麦的标准。
产量表现方面,郑麦817同样出色。2018至2019年度河南省酿酒小麦自主试验区试中,6点汇总,达标点率100.0%,平均亩产408.1公斤,比对照品种扬麦15增产4.2%。2019至2020年度续试,8点汇总,达标点率100.0%,平均亩产445.7公斤,比对照品种扬麦15增产5.4%。2019至2020年度生产试验,8点汇总,达标点率87.5%,平均亩产431.9公斤,比对照品种扬麦15增产5.3%。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郑麦817适宜在10月中下旬播种,每亩基本苗18至22万。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治蚜虫、赤霉病、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并预防倒春寒。在高水肥地块种植时,还需注意防止倒伏。
最终,郑麦817以其出色的产量和品质,通过了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适宜作为酿酒小麦类型品种以订单农业形式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这不仅是对郑麦817品种的认可,也是对河南省小麦产业的一次重要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