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鱼病防治效果,增加养殖效益?
2024-10-21 10:00:01 发布
江苏省滨海县渔业生产服务站近年来将鱼病防治技术作为提升渔业生产的关键,通过科学指导,显著提高了水产品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了养殖的经济效益。
首先,冬季排干池水,清除淤泥并进行冰冻暴晒,以减少病原体。放养前彻底清塘,使用生石灰消毒,但需注意剂量和时间,避免影响鱼类生长。
其次,选择有资质的良种场购买健康养殖品种,合理规划放养密度和混养比例,借鉴往年经验,采用轮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
再者,投饲要遵循“四定”、“四看”原则,使用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鱼类充足营养。投喂时间安排在上午8至9点和下午3至4点,根据天气和水质调整投喂量。
此外,水质管理至关重要,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pH值,加注新水或换水,使用增氧机保持溶氧量,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和底质,搅动塘底促进分解,避免水温剧烈变化,合理施肥保持水质。
药物预防方面,首次预防应在3月底4月初进行,根据水温高低调整预防周期,并做好鱼种、饲料渔场等的消毒工作。
最后,鱼病治疗要准确诊断,选择适当的治疗时间,使用绿色高效药物,根据水质严格控制用药量,必要时结合内服和外用治疗。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鱼病,提高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