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18S: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创新结晶

2024-08-15 03:39:06 发布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精心培育下,N118S这一新型水稻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和卓越的表现脱颖而出。作为中籼型两用核不育系,N118S以其株型适中、叶片直立和剑叶特有的“长、直、窄、凹”形态,展现出了它与众不同的风采。

N118S的播始历期介于70至100天,主茎叶片数在12.7至16.0片之间,平均株高约79.2厘米,穗长25厘米,单株有效穗数达到10.5穗。每穗的总粒数大约为160粒,千粒重在25克左右。在23.5℃的起始温度下,N118S表现出100%的不育株率和99.99%的花粉不育度,柱头外露率更是高达80.9%,其中双边外露率为39.0%,这为异交结实率提供了有力保障,其结实率大约在50%左右。

在抗性方面,N118S对苗瘟的抵抗力达到6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5级,这使得它在面对病虫害时能够保持稳定生长。米质方面,N118S的糙米率为81.3%,精米率73.9%,整精米率66.0%,粒长6.3毫米,长宽比2.8,垩白粒率仅为2%,垩白度0.1%,透明度达到2级,碱消值4.0级,胶稠度79毫米,直链锭粉含量10.4%,蛋白质含量8.9%,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质的食用价值。

繁殖N118S时,需要严格遵循“核心种子→原种→生产用种”的生产程序。在海南冬繁时,地点选择在陵水县,育性敏感期安排在2月中旬,采用单本稀植的方式。为保证繁殖质量,前作不宜种植水稻。在湖南冷水串灌繁殖时,串灌的冷水水温控制在19-20℃,从主茎幼穗分化第Ⅳ期开始灌冷水,灌水深度以淹没幼穗为准,持续时间15-18天。栽培管理中,特别要注意前期促早发,确保主茎和分蘖穗生长发育同步。插植密度为16.5厘米×20厘米,单本植,一般每亩繁殖产量可达300公斤以上。

经过严格的审定,N118S已达到审定标准,顺利通过审定。它不仅可在湖南省进行冷灌繁殖或在海南省进行冬季繁殖,而且制种适宜在湘南海拔350米以下的山丘区夏季进行。N118S的诞生,不仅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科研实力的体现,更是对我国水稻育种事业的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