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鹅皮下气肿:如何识别与有效防治?

2024-06-14 03:28:20

幼鹅皮下气肿是一种常见的家禽疾病,通常在1至2周龄的幼鹅中发生。这种病症可能由粗暴的捕捉方式、尖锐异物的刺伤或骨骼的骨折引起,导致气体在皮下积聚形成气肿。呼吸道的先天缺陷也可能导致这一问题。病鹅的颈部是最常见的受影响区域,表现为颈部羽毛逆立,轻则局限于颈部基部,重则扩展至头部,甚至在口腔内形成气泡。如果腹部气囊受损或颈部气体蔓延至胸部,病鹅的胸腹围会增大,皮肤紧张,且叩诊时会发出鼓音。若不及时治疗,病鹅会表现出精神萎靡、站立不稳、呼吸困难,最终可能导致食欲丧失和衰竭死亡。

防治措施方面,应避免鹅群拥挤和摔伤,捕捉和提拿时需小心谨慎,避免对气囊造成损伤。一旦发现皮下气肿,可以使用注射针头刺破膨胀的皮肤以释放气体,但可能需要多次操作以确保效果。更有效的方法可能是使用烧红的铁条在膨胀部位烙出破口,让气体排出,由于烙伤的伤口愈合较慢,这有助于持续排出气体,缓解症状,促进病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