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糯17322:福建省农业新宠,玉米界的“紫色奇迹”

2024-10-21 16:07:31 发布

在福建省的田野间,一种名为“彩糯17322”的玉米品种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不仅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紫色芽鞘和浅紫白色籽粒,还以其出色的抗病性和高产性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品种的独特之处。

“彩糯17322”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它的诞生标志着福建省在玉米育种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闽审玉20180003”,其育种历程和特性都经过了严格的科学验证。

从外观上看,“彩糯17322”的幼苗芽鞘呈现紫色,叶片则是浓绿色,花药为黄色,颖壳绿色。它拥有半紧凑的株型,平均株高达到208.6厘米,穗位高80.6厘米。花丝为浅红色,果穗呈长锥型,穗长20.3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数14.0行,每行平均有34.8粒籽粒。它的籽粒是浅紫白色,白轴,鲜百粒重32.2克,出籽率61.1%,几乎无倒伏和倒折现象。

在抗病性方面,“彩糯17322”表现出色,经过两年田间调查,它对大斑病和小斑病具有高抗性,对锈病、纹枯病、茎腐病和粗缩病也表现出中抗性。这使得它在病害多发的玉米种植区具有显著的优势。

产量方面,“彩糯17322”同样不逊色。2015年和2016年的试验结果显示,它的鲜果穗平均亩产分别为1076.95公斤和916.34公斤,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两年平均亩产996.65公斤,增产幅度达到19.1%。2017年的生产试验更是显示,平均亩产1104.8公斤,增产21.43%。

在品质上,“彩糯17322”同样令人满意。其皮渣率仅为12.8%,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9.0%,完全符合部颁糯玉米的标准。这意味着它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上乘。

为了确保“彩糯17322”的高产和优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还提供了详细的栽培技术要点。建议春播时间在3月中旬到4月上旬,每亩适宜密度为3000至3200株。在施肥方面,需要施足基肥,重施穗肥,并酌施粒肥。同时,注意苗期防治地老虎,中后期防治玉米螟等病虫害,并适时采收。

最终,经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彩糯17322”被认定为适宜福建省春播种植的鲜食型糯玉米单交种。它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而且中抗纹枯病,是福建省农业发展的一大助力。通过这样的介绍,我们有理由相信,“彩糯17322”将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