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37:油食兼用的高产花生新星

2024-08-11 07:17:12 发布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了一款新型花生品种——中花37,它以其油食兼用的特性和显著的增产潜力,成为农民朋友的新宠。这款花生品种以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和优异的产量表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花37,登记编号GPD花生(2023)420154,是油料作物研究所的心血结晶。它来源于徐花13和冀0607-17的杂交,具有普通型的生长特性。这个品种的生育期为119天,株型直立,主茎和侧枝长度适中,总分枝和结果枝数量丰富,保证了单株的饱果数高达11.5个。

在品质上,中花37的荚果形状普通,表面质地粗糙,果嘴明显,而籽仁呈柱形,种皮浅红色,内种皮浅黄色,百仁重达到83.64克。更重要的是,其籽仁含油量高达55.93%,蛋白质含量26.20%,油酸含量79.80%,亚油酸含量2.83%,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作为油食兼用品种的卓越品质。

在产量上,中花37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两个生长周期中,无论是荚果还是籽仁的亩产,都比对照品种中花16有显著的增产,分别增产6.07%至11.11%。

栽培中花37时,需要注意其生育期较短,春播适宜在4月中下旬,夏播则不宜迟于6月15日。由于株型直立紧凑,适宜密植,春播每亩0.8万至1.0万穴,夏播1万穴。此外,播种时用药剂拌种可以有效防治地下病虫害,而高产栽培模式下,如地膜覆盖,更能发挥其增产潜力。

虽然中花37具有高感青枯病的特性,但在适宜种植区域,如长江流域的湖北襄阳、黄冈、四川南充、安徽合肥等地的春夏季节播种,可以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效益。同时,高产栽培时需注意施足基肥,并在生长后期注意防治白绢病和叶斑病。

中花37,这款集高产、优质于一身的花生新品种,无疑将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新动力,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