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春15号:广西农业新希望,高产量与强适应性的大豆品种

2024-12-23 03:26:28 发布

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桂春15号大豆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了当地农业的新宠。这一品种源自于“桂春3号”与“中作975”的杂交,经过科学选育,展现出了春大豆品种的独特优势。

桂春15号的生育期为101天,株型紧凑,株高适中,仅为45.1厘米,这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便捷。它的花朵洁白,覆盖着灰毛,单株荚数可达33.3个,粒数高达70.1粒,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且光泽,脐部为浅褐色,百粒重达到21.5克。这些特性不仅使得桂春15号在外观上引人注目,更在产量上表现出色。

在广西的第十周期春大豆区试和生产试验中,桂春15号的平均亩产达到了188.3公斤,比对照种桂春1号增产8.7%,这一增产幅度达到了显著水平。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更是达到了204.0公斤/亩,比对照种增产12.3%。2012年的间种生产示范中,与甘蔗、木薯间种的桂春15号,平均亩产也达到了138.0公斤,显示出其在间套种模式下的高产潜力。

桂春15号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3.44%,脂肪含量为19.57%,这些营养成分的高含量使其成为了食品和饲料工业的优质原料。此外,桂春15号的落叶性好,适应性强,抗倒伏,适合与甘蔗、木薯等作物间套种,这为广西的农业多样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栽培上,桂春15号需要精细整地,并施以适量的有机肥和钙镁磷肥。播种时间根据广西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有所不同,但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为春播最佳时期。亩密度控制在1.6-2.2万株之间,行距40厘米,穴距15-20厘米,每穴播3-4粒,出苗后每穴留2株。定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并追施苗肥,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同时,注意虫害防治,特别是食叶性害虫和蝽蟓的防治,以保护植株免受损害。

经过严格的审核,桂春15号符合广西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适宜在全区范围内种植。这一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广西的农业生产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