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单818:甘肃农业的金色希望,高产抗病的玉米新品种
在广袤的甘肃大地上,一种名为东单818的玉米新品种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当地农民心中的金色希望。由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联合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高产、抗病的特性,为甘肃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东单818的诞生,源自精心的品种选育——D16与Y34的完美结合,带来了陇单020的优良基因。它的幼苗叶鞘呈紫色,叶片浓绿,株型平展,展现出旺盛的生长势头。株高达到286厘米,穗位高123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雄穗分枝12个,花粉量大,花药黄色,这些特征都预示着它强大的生长潜力。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东单818的果穗长筒型,花丝红色,穗长21.8厘米,穗粗6.5厘米,穗轴红色,轴粗3.3厘米,秃顶长1.3厘米,穗行数17.1行,行粒数40.2粒,千粒重354.5克,出籽率高达84.0%。籽粒为黄色、半硬粒型,含有丰富营养,包括11.91%的粗蛋白,74.23%的粗淀粉,3.34%的粗脂肪,以及0.251%的赖氨酸,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实际产量表现上,东单818同样不负众望。2009-2010年在甘肃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864.7公斤,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6.1%。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高达897.4公斤,比对照增产9.4%,这一成绩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东单818的抗性同样令人称赞。它能有效抵抗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和茎基腐病,对大斑病、矮花叶病和红叶病也有良好的中抗性。这不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也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对环境更为友好。
在栽培上,东单818要求适时播种,4-5片叶时进行间苗、定苗和中耕锄草,种植密度每亩3300-3500株。施肥方面,施底肥时应亩增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追肥则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两次亩施尿素15-20公斤,遵循前轻后重的原则。
东单818的适宜种植范围广泛,包括酒泉、张掖、武威、临夏、白银、清水等地的中晚熟玉米区。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甘肃的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农民的增收开辟新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