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雪梨:四川的绿色宝石,梨中之冠
在四川的苍溪,有一种梨,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被誉为“翠雪梨”。这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对这种梨品质的赞誉。翠雪梨,由四川苍溪梨研究所、苍溪县梨芋产业化推进办公室以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共同培育,是苍溪雪梨与日本二宫白梨的完美结合,经过多年精心选育而成。
翠雪梨的植株生长健壮,树姿开张,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叶片卵圆形,浓绿且有光泽,大而肥厚,是自然界中的一片翠绿。花朵中型,花冠洁白,花序中平均有7朵花,雌蕊雄蕊等高,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果实椭圆形,大小适中,果皮薄而黄绿,果点小而密,圆形且浅褐色,透露出一种自然的美感。
翠雪梨的果肉白色,肉质细嫩,石细胞少,多汁且甜酸适度,品质上乘,耐贮性强。在苍溪县,翠雪梨的生长周期从2月中下旬的萌动开始,到3月15至25日的盛花,再到7月中旬的果实成熟,整个发育期大约120天,11月中旬开始落叶进入休眠期。
翠雪梨不仅生长周期明确,而且产量表现优异,早结且丰产。种植后第二年即可结果,第三年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3000至4000公斤,是农民增收的好选择。
栽培翠雪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定植时期为11月下旬至2月上旬,株行距2至3米乘以4至5米。授粉树配置可选择翠冠、丰水、圆黄、黄花等品种,主栽与授粉品种比例为10:1。改土时,平地挖宽0.8米、深0.6米的定植沟,丘陵和山区则采用大坑定植。定植后,树盘需灌透水并覆盖。整形与修剪时,可采用多主枝开心形或疏散分层形,幼树以轻剪、长放、拉枝为主,结果期后则结合长放与短截,2至3年更新一次结果枝。施肥方面,萌芽肥与花后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壮果肥和采前肥以钾肥为主,磷肥与氮肥为辅;9至10月重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辅以复合肥。适时灌水抗旱,花期需人工辅助授粉,谢花后30至45天进行套袋,也可免套袋。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重点在于冬季清园工作和幼果期的防治,谢花后60天内重点防治黑斑病与黑星病,采前30天内禁止使用农药。
翠雪梨适宜在四川现有砂梨栽培的区域种植,是当地农业的一颗绿色宝石,以其卓越的品质和风味,成为了梨中之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