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棉55号:山西棉花新希望,抗虫抗病高产量
2024-12-14 03:35:14 发布
在山西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晋棉55号”的棉花新品种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的棉花产业。这一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山西金鼎生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育,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为棉农带来了新的希望。
晋棉55号是一种转基因抗虫棉常规品种,其生育期大约为121天。这种棉花的幼苗叶片呈绿色,株高约106厘米,株形呈塔形,主茎覆盖着茸毛。叶片大而呈鸭掌形,颜色为中绿,第一果节长度达到9.9厘米。花瓣为乳白色,基部带有红斑,花药为白色,铃形为卵圆形,铃柄长度为3厘米。每株平均结铃15.4个,单铃重5.5克,子指9.8克,带有白色短绒,衣分为40.48%。
在抗病鉴定方面,晋棉55号表现出对枯萎病的抗性,但对黄萎病较为敏感。品质分析显示,这种棉花的平均长度为27.97mm,整齐度为83.9%,比强度为28.71cN/tex,伸长率为6.45%,反射率为76.3%,黄度为8.5,马克隆值为5.22。
产量表现方面,晋棉55号在2010至2011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01.7公斤,比对照品种中棉41增产10.1%。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皮棉94.2公斤,比对照增产11.67%,所有试点均实现了增产。
栽培晋棉55号时,应在播前施足底肥,播期以4月上中旬为宜。适宜的种植密度为高肥水地每亩3000株,旱薄地每亩4000株。在初花期要及时浇水施肥,重施花铃肥,并在后期及时补施盖顶肥或喷施叶面肥。同时,前期要及时防治蚜虫,并适量使用缩节胺以防萎蔫病的发生。
晋棉55号适宜在山西南部中熟棉区种植,以其抗虫、抗病和高产的特性,为当地棉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山西乃至全国的棉花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