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香8号:豫南稻区的高产新宠

2024-07-29 03:03:05 发布

在豫南稻区,稻农们正迎来一位新成员——川香8号。这不仅是一个名称,更是一个承诺,代表着高产、抗病和优质米粒的完美结合。让我们一起探索这株籼型杂交稻的奥秘。

川香8号的起源与特性

川香8号,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编号为豫审稻2007009。作为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川香8号的全生育期为148天,展现出了适中的株高和剑叶上举的优雅姿态。它的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数可达17万穗左右,穗长25cm,每穗总粒数高达172.7粒,结实率更是达到了76.5%。谷粒呈黄色,长宽比为3.1,稃尖紫色,无芒,千粒重为28.9g,后期落色好,为稻农们带来了视觉上的愉悦。

抗病性与品质分析

川香8号的抗病性表现尤为突出。2006年,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的接种鉴定显示,它对稻瘟病菌和水稻穗颈瘟均表现出抗病性。尽管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株KS-6-6和浙173表现为感病,但对JS49-6和PX079则显示出抗病性。在品质方面,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的检测结果显示,川香8号的糙米率为81.9%,整精米率为57.0%,垩白粒率23%,垩白度2.3%,长宽比3.1,直链淀粉20.6%,胶稠度54mm,透明度1级,品质达到了国标3级优质米的标准。

产量与适宜地区

川香8号的产量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04年的省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中,平均亩产稻谷550.4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稻谷557.6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4%。两年平均亩产稻谷554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7%。2006年在豫南稻区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稻谷548.5 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3%。这表明川香8号非常适合在豫南稻区作为一季中稻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川香8号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2kg,大田亩用种量1kg。秧龄应控制在30-35天,叶龄4-6叶,亩栽1.2-1.5万穴,每穴插双苗,基本苗约12万株。田间管理上,应重视底肥和早期追肥,总用肥量中等,每亩施用纯氮量10kg,氮、磷、钾比例1:3:2。同时,要特别关注稻曲病、纹枯病及稻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川香8号,以其高产、抗病和优质的特性,正在成为豫南稻区稻农们的新宠。这不仅是对稻农辛勤劳动的回报,更是对农业科技进步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