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抗旱新希望——旱优737水稻品种介绍

2024-12-13 03:09:43 发布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节水抗旱稻品种的开发成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向。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旱优737”,这个由荃银天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联合育种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

旱优737以其出色的节水抗旱特性和高产潜力脱颖而出。它源自沪旱7A与旱恢37号的杂交,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特性。在两年的试验中,旱优737的平均株高达到了116.4厘米,亩有效穗数为20.4万,每穗总粒数高达160.1粒,结实率高达88.1%,千粒重为27.6克。全生育期为117.6天,比对照样品种绿旱1号长7.7天,显示出其生长周期较长的特点。

在抗性方面,旱优737在2020年和2021年的试验中表现出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敏感性,但在白叶枯病方面则表现出较好的抗性。米质方面,2020年和2021年的检测结果显示,旱优737的米质分别达到了部标三等和部标二等,显示了其米质的逐年提升。

产量表现上,旱优737在2020年和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659.77千克和661.70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24.87%和24.50%,显示出其显著的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旱优737适宜在安徽沿淮地区6月上旬前播种,每亩用种量2-3千克,播种深度2-4厘米。施肥方面,底肥以复合肥为主,分蘖至拔节期追施尿素。在干旱时期,旱优737需要及时灌溉以保证生长。同时,根据当地病虫害情况,及时防治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并在草害防除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综上所述,旱优737以其节水抗旱的特性和高产表现,通过了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安徽省推广种植。同时,种植旱优737时需要注意对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的防治,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旱优737不仅是节水抗旱稻品种的一个新选择,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