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希望——浙粳22,晚粳稻的新星

2024-08-14 04:21:25 发布

在浙江省肥沃的土地上,一种名为浙粳22的晚粳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产量和特性,成为农民心中的新宠。这个品种,由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和杭州市种子公司共同培育,以其原名ZH222,于2006年获得了浙审稻2006013的审定编号,正式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田间地头。

浙粳22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赢得了农民的青睐。在2003年和2004年的省双季晚粳稻区试中,它的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454.3公斤和523.0公斤,连续两年均比对照秀水63增产,平均增产率达到了7.2%。即使在2005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也有421.5公斤,比对照增产了4.2%,这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除了产量,浙粳22的生育期、植株特性和抗病性也同样令人瞩目。全生育期平均为136.4天,株高97.2厘米,穗长17.9厘米,每穗总粒数112.1粒,实粒数101.5粒,结实率高达90.5%。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浙粳22的生长优势,也预示了它在田间的稳健表现。

在抗病性方面,浙粳22同样表现出色。它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具有中等抗性,尽管对褐稻虱的抗性稍弱,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农民种植晚稻的首选品种。此外,它的米质检测结果显示,整精米率65.2%,长宽比2.0,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较低,透明度和胶稠度表现良好,直链淀粉含量适中,这些特性使得浙粳22的稻米品质上乘,口感更佳。

综上所述,浙粳22以其高产、稳产、优质的特性,成为了晚粳稻种植的优选品种。它不仅能够带来丰富的粮食产出,还能确保稻米的品质,是浙江省晚粳稻地区农民种植晚稻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