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技新突破: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引领国际潮流

2025-06-08 06:58:22 发布

在中国农业科技领域,一项重大的创新成果让世界瞩目。中国农科院近日宣布,他们成功育成了世界首例矮败小麦,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小麦育种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这一成果不仅通过了国家鉴定,还得到了小麦育种领域的权威人士如李振声、庄巧生、刘大钧、董玉琛等院士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矮败小麦的培育采用了中国首创的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作为材料,通过杂交后代群体筛选,成功选育出具有显性不育基因Ms2和显性矮秆基因Rht10的特异材料。这种材料的交换率仅为0.18%,是集矮秆特性和雄性不育特性于一体的中国独有的小麦遗传资源。

成果的主要发明人,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刘秉华介绍,矮败小麦在接收其他品种花粉后,其下一代矮秆株将呈现雄性不育,而非矮秆株则为雄性可育。这一特性使得矮败小麦的雄性败育彻底、稳定性强,异交结实率高,成为开展轮回选择育种的理想工具。

经过10轮的选优、去劣和不断引入优异种质(基因),矮败小麦已经培育出了“轮选981”、“轮选987”、“轮选201”等新品种及一批新品系。其中,“轮选987”以其85厘米的株高、抗倒伏、抗白粉病和条锈病、成熟落黄好等优点,已经通过了国家审定,并在近几年的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中产量名列前茅,比主栽品种平均增产13.6%。

科技人员以矮败小麦为基础,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小麦育种技术新体系,为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改良目标的小麦育种工作提供了成熟的技术平台。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广,我国主产麦区将建立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基地,进一步推动中国小麦育种技术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