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麦84号:山西省的丰收新希望
在山西省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晋麦84号”的小麦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个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精心培育,以其原名“运麦494”在2008年通过了晋审麦2008001号的审定,正式成为山西省小麦种植的新选择。
晋麦84号的幼苗半匍匐,叶片宽大,展现出旺盛的生长势头。它在返青后迅速生长,叶色灰绿,叶片从半披到上举,形成一道独特的田间风景。株高约75厘米,叶耳鲜红,穗形纺锤,穗长8厘米,小穗排列紧密,中长芒,粒型短圆,籽粒洁白,千粒重大约45克,这些特征都预示着它在产量上的潜力。
作为半冬性品种,晋麦84号在苗期生长势强,分蘖成穗率高,虽然比临丰615晚熟2~3天,但其抗倒性和抗寒性都表现良好。在2008年的人工接菌鉴定中,它对条锈病具有免疫性,对叶锈病和白粉病有中感,这为种植户提供了额外的安心。
在质量检测方面,晋麦84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容重781g/l,粗蛋白质含量达到14.37%,湿面筋26.1%,沉降值31.0ml,吸水率54.2%,形成时间4.5分钟,稳定时间3.6分钟,弱化度99F.U,评价值54,这些数据都显示了其优良的品质。
产量表现上,晋麦84号在2007至2008年的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491.0公斤,比对照临丰615增产8.3%。特别是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高达524.2公斤,增产7.3%,所有试验点均实现了增产。
栽培晋麦84号,需要在9月底至10月初进行播种,亩播量8~10公斤。播种前要精细整地,施足底肥,确保越冬水、返青水、灌浆水的适时灌溉。在重病区和特殊年份,适时喷粉锈宁,可以有效防止白粉病的发生。
晋麦84号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的高肥水地种植,它的推广将为当地农民带来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山西省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